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实时天气 实时天气
祁连天气_祁连天气预报一周 7天查询
tamoadmin 2024-12-26 人已围观
简介1.全国极端高温!但有三地却“七月飘雪”,这正常吗?祁连山突降大雪,主要是因为冷空气突然来袭导致的。说起祁连山,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祁连山脉是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的,山脉的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一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祁连山脉的西端
1.全国极端高温!但有三地却“七月飘雪”,这正常吗?
祁连山突降大雪,主要是因为冷空气突然来袭导致的。
说起祁连山,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祁连山脉是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的,山脉的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宽约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一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祁连山脉的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长近1000千米。祁连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事实上,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
那么,祁连山的大雪究竟是什么情况?
祁连山的大学发生于国庆节期间,那是十月五日,青海省境内的祁连县高海拔地区突降大雪,大雪在很短的时间内让祁连县境内的大冬树垭口、景阳岭等国省道进出祁连和进入甘肃张掖的道路积雪严重。事实上,由于正处于国庆节期间,旅游出行自驾车辆和旅游车辆大量在这些道路行驶,为了确保上千车辆和旅游人群的安全,当地的交警大队也是全员紧急出动,并且分成三个小队,分别前往大冬树垭口、景阳岭和峨堡岭等重要的交通咽喉进行游客救援和保护性车辆驶离工作。在十月六日,祁连县交警大队的民警、辅警先后到达景阳岭、大冬树垭口等积雪滞留车辆较多路段。为了让游客不发生任何意外,交警大队紧急向祁连县转移被困大巴车游客和携带防滑链的车辆至祁连县。与此同时,为了防车辆尽快出去,民警和辅警们帮助给车辆装防滑链,将在雪地里的车辆一辆辆推出来。
总而言之,祁连山之所以会突降大雪,一是因为地势问题,我们知道,祁连山的海拔有四千到六千米,这么高的海拔,当然很容易发生降雪;二是因为尼美拉效应的影响以及寒潮袭击,事实上,从10月3日开始,就有一股强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4日开始冷空气逐渐南下,从内蒙古中西部经长江中游贯穿我国南方地区。不过,到6日的时候,冷空气影响也基本结束。从这里来看,祁连山之所以会出现突然的降雪,主要就是因为冷空气的影响。
全国极端高温!但有三地却“七月飘雪”,这正常吗?
祁连五月满雪花的意思:
1、五月的祁连山,天气寒冷,白雪皑皑,看不到烂漫的春花,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天山海拔甚高,气温自然偏低。
2、我国东部的副热带高压以及西风脊也比较强,有他们的支持,暖湿气流也从东海、南海出发,源源不断地跑到西北河套一带,和暖湿气流交汇。由于冷空气和水汽都很强,冻结层很低,所以祁连山附近就下了大雪。
由于夏季的到来,全国各地都温度都在持续的上升,感受闷热的天气,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则出现了不同的景象,与全国普遍高温的天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就是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区出现了降雪的天气,并且降水量也已经达到30毫米积雪的厚度有4~5厘米,这一奇特的景观戾气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纷纷表示感叹国家地域广阔,全国各地有不少的游客,都来到这个地方纷纷打卡留念,感受?7月飞雪?的景象,雪花飘落的草地与远处的雪山形成了相互辉映,景象非常美丽。
通过多地的气象可以了解到,在进入炎热的夏天时,我国的新疆地区多处出现了降雪的天气,虽然雪花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积雪,但也足以让人感到新奇,对于这样的奇特天气,相关专家表示对于这样的奇特景观并不罕见,这也是由于我国西北地区,遭受到一股强冷空气,从内蒙古的西部由东向南,不断移动,配合暖湿气流,冷暖空气交汇,则带来了大范围的降雨,同时由于内蒙古的西部,甘肃青海等,一代云层较为厚,挡住了太阳的大部分辐射冷空气缺少光照驾驶,再加上降雨,所以导致区域的温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在极为寒冷的地方甚至出现降雪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很多网友纷纷表示非常想去我国的西北区域进行避暑来逃避炎热的夏季。
这种极端天气的情况对于当地有利有弊,由于降雪对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种植的作物有一定的危害,但由于夏季的温度较高,像青海等地的积雪在短时间内出现融化,并不会对气候交通等等造成影响,甚至融化的积雪对土壤牧草植被还起到一定的生长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