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广州天气预警发布中心_广州市气象台
tamoadmin 2024-10-18 人已围观
简介1.海马台风 是什么意思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
1.海马台风 是什么意思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人为因素
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3] [4]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气候因素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雾气看似温和,里面却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20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与雾相比,霾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由于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所以,霾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呼吸系统,造成的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鼻腔炎症等病种上。同时,灰霾天气时,气压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骤增、空气流动性差,有害细菌和向周围扩散的速度变慢,导致空气中浓度增高,疾病传播的风险很高。
2014年2月20-26日,持续7天的重度雾霾天气更是北京市数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空气质量最严重的一次。部分站点PM2.5小时浓度超过每立方米550微克,达到空气质量指数AQI评价的浓度上限,即所谓的“爆表”。国外对此空气的评价是,“有毒!”
美国环保署2009年发布《关于空气颗粒物综合科学评估报告》指出,有足够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大气细粒子能吸附大量有致癌物质和基因毒性诱变物质,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包括提高死亡率、使慢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据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每次出现重度雾霾的天气,来市属各大医院的呼吸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2-5成。更爆出来北京参加国际**节的法国演员、以《这个凶手不太冷》闻名的让·雷诺被爆因为呼吸道疾病入院治疗,专访也被临时取消。
更为严重的是,空气污染还能影响人类的生育和婴幼儿的健康。专家称,在胚胎和婴幼儿时期暴露在高浓度空气污染物的动物,相比较成年时期暴露在污染环境里的群体的生育力有显著下降。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副主任高荣、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莹,在接受媒体访时表示:“PM2.5级别的空气细粒子包括对婴儿的致畸率和早产率是有着显著的影响。”
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二是对交通产生的危害。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另外,浓雾天气压比较低,人会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血压自然会有所增高。再一方面雾天往往气温较低,一些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血管热胀冷缩,也可使血压升高,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心脑血病患者一定要按时服药小心应对。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不利于儿童成长。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6)影响生殖能力。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的空气中的人群,其精子在体外受精时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有毒空气和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6] 。
2013年11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其中,雾日数呈明显减少,霾日数明显增加,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
[1]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交通安全。
雾霾天气时,由于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发生交通事故。在日常行车行走时更应该多观察路况,以免发生危险。
(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
雾霾天气时光照严重不足,接近底层的紫外线明显减弱,使得空气中细菌很难被杀死,从而传染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3)影响生态环境。
雾霾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海马台风 是什么意思
12级台风海高斯登陆珠海,将会给珠海交通和当地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昨天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这次台风海高斯升格为热带低压。当日8时许,海高斯在一天内从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升格成最终的强热带风暴,并在今天20时形成台风。今年第7号台风海高斯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沿海登陆,且今年的海高斯台风中心风力已经登陆时达到了12级飓风的标准,这种状况在以往根本极少发生。由于这次海高斯的强势登陆,导致珠海建筑物遭到破坏。
随着台风海高斯的登陆,沿海城市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强降雨,海上风浪和雾气较大,能见度很小,导致船只无法正常出行。使渔民失去了经济收入,大水的泛滥导致养殖户池塘里面的养殖生物随洪水溢出,使得一年的辛苦劳作全部白费。珠海等沿海城市由于人口比较多,土地比较少,导致当地建筑物普遍比较高,当海高斯台风登陆时,有的会承受不住较强的风力,导致房屋倒塌,人民安全受到威胁。
从雷达拼图上看,12级台风海高斯的正面袭击范围是在珠江口附近的一些城市,比如深圳、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是承受风力最大的地方。
此前台风未登录时,珠海等沿海从城市已经受到了暴雨的影响。这一次的台风更是要比往年要强,中央气象局已经发布了台风预警信号和台风登陆后的轨迹图,让国民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最准确的信息,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相应的防御准备工作。海上渔民的任何水上工作都要停止,所有船只回港避风,并将船只固定好防止风力较大丢失。
在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要准备好足够的物资,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果遭遇到意外发生,及时进行求助。
台风海马 - 台风简介
2004年第21号热带风暴“海马。“海马”于6月23日上午在广东省阳江到徐闻沿海登陆,广东省防总将防风应急响应从Ⅳ级提至Ⅲ级,热带风暴“海马”的步伐比预期有所放缓。广东省气象台预计,“海马”在6月23日上午在阳江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8—9级据了解,昨晚10时,“海马”中心位于吴川市东南方大约20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预计,“海马”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上午在阳江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8—9级。受“海马”影响,22日白天,广东省一些地方出现了狂风暴雨,广东珠三角和粤东沿海有31个站点录得50毫米以上暴雨降水,并出现6—8级阵风。预计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等地23日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珠三角、粤东沿海及云浮和肇庆有暴雨。
台风海马 - 抗战过程
“海马”风暴来袭 茂名可能再受重创
台风海马路径图
2011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预计22日晚至23日凌晨在粤西沿海地区登陆。广东省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密切跟踪热带低压发展动态,认真做好各项防御工作。6月21日,副、省防总总指挥刘昆率省防汛检查组到茂名检查防御工作。当晚,在茂名市三防指挥调度中心设第二主会场出席全省防御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会商会,并作重要讲话。省农业厅厅长谢悦新,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郑伟仪,省财政厅副巡视员吴仰和,茂名市委副书记、梁毅民,李观来和茂名军分区司令员周慎坤在茂名第二主会场参加了会商会。
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预计是2011年登陆粤西第一个风暴。6月21日下午17时, “海马”(Haima,名字来源于中国)的中心位于广东省台山市东南方大约43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北纬19.2度、东经115.8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3百帕。预计,“海马”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渐趋向广东中西部沿海,并将于22日晚到23日凌晨在广东省粤西沿海地区登陆,登陆前强度还将有所加强。“海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其登陆前后粤西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到大暴雨。二是有可能受到菲律宾以东气旋的影响,产生双台风效应,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三是气旋行进路径非常不利。热带风暴登陆后有可能深入粤西山区,再次重创2010年因“凡亚比”强降雨严重受灾的粤西地区。目前,广东正处于强降雨频发时期,土壤含水量饱和,水库蓄水增加,水库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广东省副、省防总总指挥刘昆、省农业厅厅长谢悦新,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郑伟仪,省财政厅副巡视员吴仰和,茂名市委副书记、梁毅民,李观来和茂名军分区司令员周慎坤在茂名第二主会场收听收看了全省防御第4号热带风暴工作情况介绍。
刘昆在会上要求,一要严阵以待,认真做好灾害防御组织工作。各地各级党委、和各有关部门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切实按照防风“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层层部署防御措施,全面做好准备工作。二要部门联动,认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加强已回港避风船只的安全管理,防止船只严重碰撞发生事故,全面组织并督促渔船、渔排上的作业人员上岸避风,并做好危房五保户、低洼地简易工棚等危险地带人员安全转移工作;加大对电力通讯、交通道路、排水管网和排涝泵站等基础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做好临时建筑物、建筑设备、脚手架、广告牌和园林树木的加固防护工作,避免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对学校、车站、码头、工地、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落实防洪防涝措施;重视城镇防洪排涝工作,全力做好在建工程、地下车库、地下配电站、地下商场等设施和低洼地区的各项防范工作,避免因区内淹浸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加强对尾矿坝监管和排查,落实防汛责任和预案,做到有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抢护,确保防洪安全。另外,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发现的隐患,要果断取措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三要突出重点,切实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尤其要加强水库电站安全度汛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地要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省防总关于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到位、预报到位、预警到位、转移到位”的工作要求部署和开展防御工作,要求各项防御措施做细、做实、做足、做到位,强化危险点和危险区域的巡查监视,强化危险区域人员安全转移和妥善安置,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力争夺取防御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
会上,李观来代表茂名市向广东省防总汇报了茂名防御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的工作情况。粤西网讯,他在报告中说,茂名市委书记邓海光、梁毅民于21日上午对做好防御第4号热带风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市各级党委要立即行动起来,落实各种防御措施,做好防风防暴雨灾害各项准备工作。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密切监视,及早会商、及早部署,严阵以待,全面做好防范工作,努力把第4号热带风暴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市三防指挥部对防御热带风暴各项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21日17时,茂名市三防指挥部已启动III级防风应急响应。要求各级三防部门加强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热带风暴的发展态势,全市3450艘渔船全部不出港,船上及渔排上的8225人已于21日18时前全部上岸避风。针对本次热带风暴将带来暴雨,使茂名可能出现山洪和地质灾害、造成城镇内涝及影响水库工程安全度汛等严峻形势,茂名市对受影响地区已按照茂名市防御山洪地质灾害“责任到位、预案到位、预报到位、预警到位、转移到位”的要求,落实相关防御措施,并加强了对山洪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巡查,对受影响地区防御城乡内涝和水库度汛安全做了针对性部署。
“海马”步步逼近 防风Ⅲ级应急响应启动
21日下午,湛江市召开会商会议,分析研判今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的走势及可能给我市带来的影响。伍杰忠以及市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粤西网从会上获悉,湛江市已于昨天18时起,启动防风Ⅲ级应急响应。
海上人员回港避风
会议传达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小华,市委副书记、阮日生关于防风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要强化责任,靠前指挥,抓紧行动做好各项防御准备,抓好水库堤围的安全保障以及渔船和海上作业人员回港避风工作。
“海马”将带来强降雨
会议指出,2011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对我市将有严重影响,可能带来强降雨,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防御工作的首位,对海上养殖渔排、进港避风船只、港口危险地带、低洼易涝区域、山洪灾害易发区等进行拉网式全面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一船。各级各部门要各司其责,做到领导到位、思想到位、人员物资到位、责任到位,突出抓好水库和江海堤围安全,严防死守。
密切监视及时预警
此外,市气象局要密切监视“海马”的发展动向,尽最大可能对其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影响范围等作出准确预报,海洋监测站要密切监视风暴潮、海浪的发展动态,发布预警。水文部门要加强水情监测,根据降雨范围、持续时间、降雨强度等对河道、大中型水库来水情况及时分析和实时预报,为防洪工程调度提供科学依据。要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避风避险。
21日,记者从湛江市三防指挥部获悉,2011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预计在22日夜间到23日上午在台山到徐闻沿海一带登陆,将给我市带来一次暴雨到大暴雨降水过程,平均降雨量将达到150毫米,局部地区降雨量将超过200毫米。
据了解,2011年第4号热带风暴“海马”中心位于北纬19点3度,东经116点4度,也就是在湛江市东南偏东方向约66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达到18米每秒的风速,6级大风范围半径250公里。预计热带风暴未来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逐渐靠近广东省中西部海面,强度逐渐加强。湛江气象台21日14时42分发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受“海马”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21日20时到22日20时,南海北部海面将有7-8级大风,南海中部偏东海域和南海南部海面、广东沿海、福建南部沿海、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南部将有6-7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8级;广东南部、海南中东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湛江市大中型水库均处汛限水位以下。据了解,今年来,湛江市平均降雨量224.7mm,降雨主要集中在九洲江流域和雷州半岛北部,雷州、徐闻降雨较少,与最旱的2005年同期平均降雨量2.6mm相比,降雨减少约24%。截至昨日14时,湛江地区江河基本处于中低水位运行,主要江河(九洲江、南渡河、鉴江)槽蓄水量较充足。全市25宗大中型水库除5宗水库(长青岭背下、仙人域、北松、江头、溪南)正实施加固工程还未蓄水外,其余20宗当前水位均在汛限水位以下,处于防汛安全状态。其中,鹤地水库离汛限水位(39.30m)还差3.16m。
台风“海马”侵袭海南 消防部门严阵以待
海口6月23日消息(记者朱永 通讯员钟坚)据了解,受台风“海马”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23日08时到24日08时,海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鉴于可能引发城市内涝及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做好防风防汛救灾工作,海南消防总队全警动员,严格落实执勤备战要求,全力防范“海马”。此次台风带来的暴雨天气,对全省消防部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全省各级消防部队提高认识,迅速动员,严格落实执勤备战要求,加强消防车辆、随车器材,特别是抢险救援器材的维护保养,确保完整好用。同时,各级消防严阵以待,随时听从当地党委和公安机关的调动参与台风的各项抢险救援工作。海南总队还下发通知,要求基层消防部队在参加应急救援时,官兵要佩戴相应的抢险救援个人防护装备,备足有效的救生器材,水情不明时,严禁盲目涉渡、擅自行动、危险作业,尤其是在居民区救援时要防止人员触电及坠落下水井等。同时,各地还加强部队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对营区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营房设施可能受到台风灾害影响的,及时将人员和车辆装备撤离至安全地带。
台风海马 - 造成影响
2011年第4号台风“海马”将至,将结束广州近日来的高温天气,为广州降暑。同时,受台风影响,广州将有一次大雨和局部暴雨降水过程。2011年6月21日晚,市副秘书长向恩明受苏泽群委托主持召开了三防指挥部成员单位会商会,部署防御台风“海马”的措施。6月21日10时39分起,广州市台风白色预警信号生效,市三防总指挥部同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部门介绍,“海马”是今年影响广州市的第一个热带风暴,预计于22日夜间在台山到徐闻之间沿海地区登陆,22日至24日,广州市中北部将有一次大雨,局部暴雨降水过程,南部有暴雨降水过程。
受“海马”的影响,预计粤西沿海地区将出现30~100厘米的风暴增水,登陆时如果正值次高潮时段,最高潮位将不超警戒潮位;如果出现最高天文潮与最大增水叠加的最不利情况,部分潮位站可能出现接近警戒潮位的潮位。
据专家分析,尽管“海马”风力不是很强,但是有三个显著特点,其破坏力不可忽视:一是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热带风暴“海马”从东到西对广东省沿海海域都造成影响,登陆前后粤西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将有暴雨到大暴雨。二是有可能受到目前菲律宾以东的扰流气旋影响,产生双台风效应。三是“海马”移动路径对防御山洪灾害非常不利。“海马”登陆后有可能深入粤西山区,再次重创去年因“凡亚比”强降雨严重受灾的粤西地区。
为切实做好“海马”的防御工作,省防总于6月21日12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
台风带降雨解除高温预警
据了解,6月22日晚10时,“海马”中心位于吴川市东南方大约20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预计,“海马”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上午在阳江到徐闻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风力8—9级。 受“海马”影响,22日白天,广东省一些地方出现了狂风暴雨,广东珠三角和粤东沿海有31个站点录得50毫米以上暴雨降水,并出现6—8级阵风。预计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等地23日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珠三角、粤东沿海及云浮和肇庆有暴雨。 受降水影响,广东省大面积高温得到缓解,高温预警均已解除。
5市3万多渔船进港避风
截至22日9时,珠江口以西沿海中山、珠海、江门、阳江、茂名、湛江6市的3万多艘渔船已全部回港避风,鱼排上人员也已全部上岸避风。
点击排行
随机内容
-
陕西西安一周天气预报15天查询_陕西西安一周天气预报七天
-
菏泽一周天气预报明细_菏泽一周天气预报最新消息最新情况最新消息
-
合肥未来一周天气预报情况分析最新消息今天_合肥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
中央气象台未来10天天气预报_中央气象台未来10天天气预报
-
武汉天气预报一周15天查询结果_武汉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澧
-
三亚天气预报10天准确_三亚天气预报15天查询结果
-
怀化天气预报15天查询7天一_怀化一周天气预告15天天气预报表查询结果
-
苍南天气预报查询一周_苍南天气预报查询一周15天
-
武汉天气预报15天查询一周_武汉天气预报15天查询准确
-
上海一周天气预报查询表最新版全文下载_上海一周天气预报查询表最新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