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趋势 天气趋势
湖南邵东天气预报30天查询_湖南邵东天气
tamoadmin 2024-10-08 人已围观
简介邵东市好玩的景点有皇帝岭林场自然景区、贺绿汀故居、汉昭阳侯城遗址、荫家堂、匡互生墓、贺金声墓等。1、皇帝岭林场自然景区皇帝岭林场位于邵东县南部,东靠邵东县茶子山乡,南连祁怀远乡,西邻祁东志冲乡,北接邵东县皇帝岭,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3.4公里,总面积为1172.3公顷,其中森林面积900公顷。该场地处雪峰山山脉与衡山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最高山峰海拔为685.5米,最低处为海拔210米,是湖南省
邵东市好玩的景点有皇帝岭林场自然景区、贺绿汀故居、汉昭阳侯城遗址、荫家堂、匡互生墓、贺金声墓等。
1、皇帝岭林场自然景区
皇帝岭林场位于邵东县南部,东靠邵东县茶子山乡,南连祁怀远乡,西邻祁东志冲乡,北接邵东县皇帝岭,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3.4公里,总面积为1172.3公顷,其中森林面积900公顷。该场地处雪峰山山脉与衡山山脉之间的过渡地带,最高山峰海拔为685.5米,最低处为海拔210米,是湖南省湘江一级支流蒸水的发源地之一。
境内有千百年的老古树,四五丈高的楠竹,树上有百个品种,竹有数十个家庭。野鸡飞鸣,麂兔跳跃,偶尔野猪出没。真是集鸟兽山林于一家。公路纵横,交通方便,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特别是暑热天气,热气炙人,而进入皇帝岭林场境内,鸟语花香,涧水飞溅,凉风习习,好一个避暑胜地。
2、贺绿汀故居
贺绿汀故居位于邵东县九龙岭镇绿汀村,南面与第四村民小组的民居相连,北距贺家老院子350米。故居围墙边有小池塘,池中水波潋滟,水欢鱼跃;故居前后各有一座小山坡,山上鸟语花香,山花烂漫,山上茂林修竹,四季常青,山下田野麦浪翻滚,稻花飘香,映衬得故居愈发显得古朴大方,高雅幽静。
贺绿汀故居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砖木结构。故居坐东南朝西北,呈“凹”字形布局,依山傍水,前有池塘,后环青山,院内共有房屋21间,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1903年7月20日,贺绿汀出生,在此度过了童年时期,外出求学后回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投身革命。解放后,贺绿汀先后四次回家探亲,在此居住。
贺绿汀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是世界级文化名人,贺绿汀故居先后被列为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邵东县重要的红色历史文化遗产。
3、汉昭阳侯城遗址
邵阳侯城遗址时代为西汉。位于湖南省邵东县黄陂桥乡同意村。此为本省保存完好的汉代城址之一。《宝庆府志·沿革表》载:汉孝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分昭陵县东境置昭阳侯国,封长沙刺王之子,汉景帝六世孙刘赏为昭阳侯。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侯国。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26年)改为昭阳县,隶昭陵郡。
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为避司马昭讳,改昭阳县为邵阳县。直至唐初又在昭阳侯城旧址设昭陵县治,武德七年(624年),撤邵陵入邵阳,城废。昭阳侯城历经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达600余年之久,一直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该城现存黄土夯筑城垣,城呈长方形,东西宽250米,南北长250米,残长约100米,残高6~7米,宽5~10米,夯层厚约8公分。城址总体保存完整。城址内曾出土汉代的青铜剑、矛、铁刀、铜币、陶罐、残砖等遗物。
20世纪70年代,村民为方便生产生活起见,修一条宽约5米的村级公路贯穿城址南北。昭阳侯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研究古代城市的历史、变迁以及经济、文化的重要的实物资料。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37-12。
4、荫家堂
荫家堂是一座古老的建筑体住宅,它坐落在邵东县杨桥乡清水村。大院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在县城乘车约四十分钟直达。
整个大院建筑为砖木结构,全部用青砖砌成的二层楼房,结构复杂而又严谨,布局形似棋盘。堂屋两侧各有四排住房和一排杂屋,两边对称,大小一致。院内四条走廊横贯,正堂内神龛完好,巨匾—“荫家堂”三个金色大字,四周嵌有镀金菩萨,大院内有三十个天井,一百三十八个大圆木柱,天井四周均以刻花石料砌成。
院前有一块二千平方米的晒坪和一条石板路。屋顶、屋檐、青砖及石墩上均以龙、凤、牛、羊、马等雕刻装饰,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荫家堂原为主修者申承述四兄弟居住,现住有申姓村民等七十户,近三百人。
凡到此地观赏,考察的人,都对荫家堂很感兴趣,一个共同的感觉是:荫家堂建筑工艺精、规模宏大、造型美观大方,它融古代建筑艺术与大自然的美为一体,给人留下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5、匡互生墓
匡互生墓,时间为现代。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此为著名教育思想家匡互生的墓葬。墓为圆形,直径8.2米,以石灰岩建造。墓冢直径1.86米,高约1米。入口处竖立石碑,高2.23米,宽1.95米,周谷城题写的“匡互生先生、唐镜缘女士之墓”的文字为阴刻。碑阴有《匡互生先生生平》,由叶圣陶先生撰文、启功书写。下端镌刻有《建墓记》。
6、贺金声墓
贺金声墓时代为清末。位于湖南省邵东县两市镇峦兴村,此为清末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贺金声的坟墓。墓在峦山岭半坡上,圆形,高0.8米,厚0.32米,墓围直径7.9米。墓围和墓冢均以石灰岩垒砌,外表涂以水泥砂浆。前有石碑,高0.85米,宽0.48米。碑文阴刻,中坚铭“贺公金声墓”,墓前方80米处有贺金声祠,旁有贺金声纪念馆。
贺金声(1853—1902),号直方,邵东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邵东佘田桥发动农民起义,竖“大汉佑民灭洋军”旗帜,队伍扩大至10余万人,声震南方数省。是年9月27日,被湖南巡抚俞廉诱杀于双峰县青树坪。后人将其安葬于此。1983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57-57。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皇帝岭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贺绿汀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