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
天津地震实时_天津地震预报最新消息
tamoadmin 2025-01-03 人已围观
简介1.6月18日新沂有地震吗2.2010年4月15日地震预测地震知识1.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2.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震 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
1.6月18日新沂有地震吗
2.2010年4月15日地震预测
地震知识
1.什么是地震?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叫地震。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地壳的不同部位受到挤压、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逐渐积累了能量,在某些脆弱部位,岩层就容易突然破裂,引起断裂、错动,于是就引发了地震。
2.关于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
震 源:地球内部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
震 中: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震 中 距:震中到地面上任一观测点的距离;
极 震 区:震后破坏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注: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
3.什么是震级?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哪几类?
震级是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
震级是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强,震级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分类情况:
弱 震:震级小于3 级的地震;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⒋5级的地震;
中 强 震:震级大于⒋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 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 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 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4.什么是地震列度?它和震级有什么不同?影响烈度的因素有哪些?
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用“度”来表示。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
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的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高。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的地方烈度就不一样(一般情况下,震中地区受破坏的程度最高,其烈度值称为震中烈度,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地震造成的破坏逐渐减轻)。烈度的大小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和岩性质等因素有关。
5.目前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是哪一次?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哪一次?建国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地震是哪一次?
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地震是世界上有仪器记录的最大地震。
我国地震工作者成功地预报了1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世界科技界称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
6.广东省历史上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哪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省影响较大的地震有哪些?
广东历史上最大地震为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级地震。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广东影响较大的地震有:1962年广东河源新丰江6.1级地震、1969年广东阳江6.4级地震、1994年台湾海峡7.3级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湾6.1和6.2级地震、1999年台湾中部7.7级地震。
7.什么是地震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 现象有哪些?
地震前,在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称为地震前兆。
8.什么是地震预报?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目前我国地震预报处于什么水平?
地震预报是对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指所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
我国目前的地震预报水平和状况,大体可以这样概括:对地震孕育发生原理、规律有所了解,但远没有完全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以年为度量的中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以天为度量的短临预报的成功还只限于极少数特殊类型的地震。
9.如何判断地震谣言和误传?怎样对待地震谣传?
(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如某地要沉为大海等这些不没有科学根据的“地震信息”纯属地震谣言。
(2)传说某外国机构或某专家权威人士提出的“预报意见”,这种通过非正规渠道,不符合国家关于地震预报规定的信息不可相信。
(3)传说地震震级很大(8级、12级等)或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十分具体(如某日、某时、某区、某村或几点几级等),这种脱离科学实际、脱离当前预报水平的信息都应视为谣言或误传。
对待地震谣传: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10.什么是地震直接灾害?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地震灾害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炎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地震灾害破坏程度,除了与震级大小有关外,还与震源深度、距震中远近、震中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人们的防震搞震意识、应急措施和预报预防程度等有关。
11.为什么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而且地震时破坏的程度都比较严重?
我国地处世界一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之间,有些地区就是这两个地震带的组成部分,受它的影响,我国地震活动不仅频度高,强度大,而且地震活动的范围很广,几乎全国各省均发生过强震。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分之一;本世纪以来全球大陆7级以上强震,我国约占领35%,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我国地震时破坏较严重,是因为:首先,在我国发生的地震大多数强度比较大,且绝大多数又是发生在大陆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大都在于20公里以内。其次,我国许多地区,如台湾、华北北部,四川、云南、甘肃、宁夏等都处于地震的多发地区;约有一半城市位于烈度7度或7度以上地区,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处于7度或7 度以上地区的达70%;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兰州等均位于8度区内。第三,经济不够发达,广大农村和相当一部分城市建筑质量不高,抗震性能差,抵御地震的能力低。
--------------------------------------------------------------------------------
1.地震时应急的原则是什么?
地震发生时要就近躲避,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震后
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的较好方法。
2.学校人员应如何避震?
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 危险物,不要回教室去。
3.住平房时遇震时如何避震?
住平房避震时,行动要果断,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如果处于房门附近,室外无保障,无危房或狭巷、可立即跑出室内,已冲出室外的人在短的时间内,不要急于返回室内。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及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要避开桥梁、危岩滚石地带,到桥下避震更是错上加错。来不及跑出房,要迅速贴屋角趴下,脸朝下,头近墙壁,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在手反握右臂,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嘴,用鼻子呼吸。这样即使房子倒塌,由于有残墙和家具可支撑,亦免伤亡或窒息。
4地震时在楼房如何应急避震?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藏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也可转移到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的地方,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因熟睡来不及躲避者,应当“伏而待定”,切勿仰卧,侧过身来也能争得生存的机会。
5.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搬动身边 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 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存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6月18日新沂有地震吗
可能会,谁也不知道啊!!!
重要公告
2009年4月6日22时22分,我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境内发生3.5级地震,震中区震感强烈,合肥地区普遍有感,未造成人员伤亡和其他灾情。
地震发生后,我局专家分析会商认为,近期震中及周边地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迄今为止,震中及周边地区没有异常地震活动,所谓地震部门的有关内部预测意见均属谣传。
最近两天震中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地震谣言,请广大公众勿听、勿信、勿传,让地震谣言失去滋生的土壤,维护好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
对蓄意制造和传播地震谣言的极少数不法分子,有关部门一经查实,将依法予以严惩。
安徽省地震局
二〇〇九年四月九日
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1.“预报”的地震震级很精确,发震时间、地点很具体的传闻是谣传;
2.跨国地震预报是谣传;
3.地震小道消息是谣传;
4.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和离奇古怪传说的地震传闻是谣传;
5.似是而非的地震异常,是谣传;
6.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是谣传 .
地震科普知识(一)
1、地震是怎么一回事?
要说清地震是怎么一回事,首先要从地球说起。
地球主要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平均半径是63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30-40公里,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绝大多数地震就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球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世界,它的内、外部运动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地壳上没有一块岩石能保持原始面貌而不改变。例如水平岩层受力后就能发生倾斜、弯曲,甚至断裂。
地球的运动变化,产生巨大的力,这种作用在地壳单位面积上的力,叫地应力。在地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开始是极其缓慢的,但是,当超过岩石强度时,就会使使岩层破裂,从而产生地震波,这种波传到地面就是地震。这种地震也叫构造地震,它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性最大。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地震时,地下最先发生震动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常用经度、纬度和该地的地名表示。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地震发生的时间称为“发震时刻”。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3、地震烈度指的是什么?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与地震震级不是一回事。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也不同 。
例如,1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4、地球上那些地方容易发生地震?
地震活动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大地震往往只在某些特定地区发生。地震活动频繁且强烈区域称为地震区,许多大地震集中的狭长地震带称为地震带。地球上主要有两大地震带。
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周围,大致沿着南北美洲西海岸,经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至我国台湾岛,过菲律宾群岛,一直到新西兰这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集中了全世界约80%的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75%。
二是欧亚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起到缅甸,经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地区,越过帕米尔高原、中亚直到地中海,全长约两万多公里。全世界约15%的地震发生在这里,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球地震总能量的20%。
5、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吗?
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1900年至上世纪末,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上世纪全球两次造成死亡20万人以上的大地震都发生在我国,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3.4万人;另一次是16年唐山7.8级地震,死亡24.2万人。
6、唐山大地震的损失有多严重?
1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也是400多年来世界地震史中最悲惨的一次。这次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波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相当于国土面积的一半,这次地震造成24.24万人死亡,重伤16万,轻伤36万。震后唐山一片废墟,倒塌房屋530万间,经济损失约100亿元。震时列车出轨,桥梁坍塌,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系统遭严重破坏,全面瘫痪。
7、我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是哪一次?
是1556年1月23日,陕西省华县发生的8级地震。据史料记载:“压死官史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重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地震极震区烈度为12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
8、什么是地震前兆?常见的前兆现象有哪些?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包括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地下水异常变化,动物异常反应,地壳变形,小地震活动,地声、地光、地磁变化、重力变化、地电变化、地应力变化、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份的变化、地震波速度变化等。
9、地震前地下水有什么异常变化? 应当排除哪些干扰?
地下水位升降及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等,都有可能是地震前兆。但是,地下水的变化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必须注意排除降水(下雨、下雪)、干旱、河水涨落、冰雪融化、人为抽水及灌溉、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干扰。
10、是不是天气突然变化就一定要地震?
不是。在某些大地震前确有气象异常的记载,但气象与地震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即使有某种关联也是比较间接的,而且只有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才能起作用,对一个地区来说,天气的变化是经常发生的,而破坏性地震却是少有的。有的人一见天气变化就以为要发生地震,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11、动物的生活习性发生异常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有大震来临?
不一定。因为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天气变化、生存条件的改变、生物干扰、饲养条件的改变、环境污染的影响等都可能引起动物生活习性发生异常。另外动物本身生理状态的变化、人们观察错觉等都可能被认为异常,我们要在识别真动物异常的基础上再确定这种异常是否与地震有关。
地震预报及其发布
1、我国地震预报水平
我们对地震孕育发生的原理、规律有所认识,但还没有完全认识;我们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但还不能预报所有的地震;我们作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
2、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地震预报一般由省级人民发布,情况紧急时,可由市、县人民发布48小时内的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报告。北京地区的地震预报则由中国地震局负责提出,经院批准后,再由北京市人民向社会发布。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地震预报消息。
希望楼主知道,谢谢。
2010年4月15日地震预测
应该是传的,乱说的,象上次刮大风打大雷一样.有人说是齐齐哈尔~不信你去查一下~://zhidao.baidu/q?ct=17&lm=65536&tn=ikaslist&pn=0&rn=10&word=6%D4%C218%C8%D5+%B5%D8%D5%F0
不过还是害怕~~~
新沂的同胞们,我们防着点~
保佑!~
骗人的,不要杞人忧天了
至于哪里传来的,我不知道,但是传谣言违法——传播虚恐怖信息罪
现在全世界都无法准确预报地震的。
世界上唯一的一次准确地震短临预报是中国预报的海城大地震。
其它国家呢,一次都没有。
想一想地震时你在做什么,大家都在做什么。地震发生大家都在向外逃,而地震局的人却要向地震中心进发。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地震后还会发生余震,地震局的人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我们没有理由骂他们。